学校首页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领导班子
组织架构
学院荣誉
院部动态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专业介绍
师生风采
青春风采
校友风采
教师风采
骨干教师
学院介绍
查看更多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初创于2005年,伴随着信息产业发展而壮大,是学校对接昆山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专业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学院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等4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校级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也是我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群的骨干专业之一。2017年我院被评为苏州市“优秀企业学院”称号。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是国家网络空间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万企千校授权技能鉴定中心、思科网络网络学院学习授权考试中心,教育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学院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专任教师27人,包括教授4人(台湾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3人、高级技师4人,昆山市技术能手1人,近些年总计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5项,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数十项。学院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多万元;与华为、纬创、立讯、坚田、研华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师资培养、技术研发、专业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论证等,并面向社会,联合开展各类各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行业认证培训、社会技术服务等。
学院新闻
查看更多
17
25-04
中期评估明方向 教学提质启新程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教学提质达标项目中期评估会顺利举行
4月17日下午,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教学提质达标项目中期评估会在J1-203会议室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梁瑞雪主持,评估组梁瑞雪、杨云飞、徐晨,以及二级学院项目组成员——院长助理周少卿、许桂平、王霞成及骨干教师参会。会议伊始,梁瑞雪处长详细阐述会议目的,强调此次会议对学院教学发展的重要性,旨在全面总结前期工作,为后续教学提质达标工作提供明确方向与有力支持。
16
25-04
把脉教育规划,夯实教学根基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学习会
4月16日下午,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在J1-203会议室召开全体教职工学习会。学院院长鲍建成、副院长何玉勤、院长助理周少卿及全体教职工参加此次会议。会议围绕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教学期中总结、师德师风建设及国家安全教育等主题展开。鲍建成院长首先对《国家教育2024-2035年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新的教育发展规划为学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体教职工要深刻领会规划精神,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院整体教育质量,以适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20
25-03
“芯”系健康,“码”上无烟——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开展控烟动员大会
为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倡导绿色无烟生活理念,3月19日,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于J1楼206教室组织开展了“芯”系健康,“码”上无烟主题控烟动员大会。活动分设两场次,分别面向2024级及2023级、接本重点抽烟学生群体,实现控烟教育精准覆盖。
专业介绍
查看更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介绍
01专业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立于2010年,为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重点专业群“人工智能技术”所属专业,2017年本专业与苹果公司、南京信息职业学院等开展“雏鹰计划”培养项目,是全国唯一入选该项目的民办院校,2020年获得苏州市教学成果二等奖,重点为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培养网络建设与管理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主要合作单位有昆山电信公司、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等。02就业前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面向企事业网络建设与管理岗位。毕业生可从事网络系统设计与建设、计算机系统集成、网络设备维护与管理、网络工程施工与运维、弱电系统设计与管理等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是各行业的基础人才,202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网络技术相关专业连续三年为绿牌专业。基于学生在校期间所获行业证书,学生毕业后薪资范围为6k-10k。03专业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与应用、Python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Linux系统配置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系统设计等;04实训基地网络专业实训基地包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介绍
01专业介绍我院于2015年设立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并开始招生,是江苏省较早开设本专业的院校之一。该专业主要研究移动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软件开发、测试以及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等,主要面向通信企业、移动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游戏开发及运营等企业,为其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02就业前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如下几个领域的岗位:(1)移动应用开发:可担任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负责开发各类移动应用程序,如社交、购物、办公等APP,也包括为智能设备开发应用,如智能家居控制应用、智能手表应用等。(2)前端开发:掌握HTML5、CSS3、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进行移动应用的前端页面开发和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3)后端开发:负责处理移动应用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业务逻辑,搭建稳定可靠的后端架构,涉及云计算、数据库、接口开发等技术。 (4) 测试与维护:担任测试工程师,对移动应用进行功能、性能、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也可从事移动互联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应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5)UI/UX设计:进行移动应用的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提升应用的视觉效果和易用性。 03专业课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介绍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介绍01专业介绍我院于2020年设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并开始招生,是江苏省较早开设本专业的院校之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专业,研究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培养毕业就能上岗、满足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02就业前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如下几个领域的岗位:(1)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从事人工智能系统集成、调试与维护、技术支持等工作,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2)智能终端应用开发:在智能硬件或移动应用开发公司,从事智能终端应用的开发和维护,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3)计算机视觉应用技术:在安防、医疗、娱乐等领域,从事图像识别、视频分析等工作,例如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4)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在大型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等领域,从事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预处理等工作。(5)机器学习应用:在各类企业中,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挖掘,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建议。(6)人工智能产品运维:在人工智能企业或研发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介绍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简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成立于2005年, 2017年获得了苏州市优秀企业学院称号。本专业有专业教师10人,台湾教授1人,高级职称教师2人,中级职称3人,硕士研究生7人,双师型教师4人。二、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计算机领域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在 WEB 前端开发,软件开发和测试行业从事 WEB 前端开发工程师和软件测试工程师。三、主要课程:数据库技术与应用、PHP程序设计、微信小程序开发与运营、JAVA程序设计、Linux与Shell编程、软件项目测试实战等。四、培养方式本专业采用的是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理实一体化授课 工学结合培养五、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NCRE)、WEB前端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 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 Web前端和软件测试证书六、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就职于互联网公司,大型软件公司、科技创业公司和各种行业的IT部门,从事开发维护各种类型的软件及软件测试等工作。七、多途径学历提升(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八、合作企业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立讯精密(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介绍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介绍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介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介绍
青春风采
查看更多
“聚”雷锋 星火燎原——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雷锋月系列活动四(总结)
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总结“雷锋月”活动成果,激发青年志愿服务的热情与创造力,3月26日下午,学院于J1-...
03-28
“颂”雷锋 初心如磐——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雷锋月系列活动三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倡导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声传雷锋情·音颂时代魂...
03-27
“行”雷锋 时代新风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雷锋月系列活动二
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院组织开展了“‘行’雷锋 时代新风”主题志愿服务月系...
03-25
“学”雷锋 凝心铸魂——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雷锋月系列活动一
为深入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院3月集中组织开展了“学”雷锋 凝...
03-20
校友风采
查看更多
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党建共建
参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杨玉凤
刘思捷
周子杭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党总支活动
骨干教师
查看更多
资深教授-卜树坡
卜树坡,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电子信息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建设了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项,主持了省教育厅(面上)项目以及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主持了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教育厅教研教改课题以及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6项,主持横向课题6项。发表论文37篇(其中核心期刊16篇),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主编教材1部。指导学生获第四届、第五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项。现任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基础专家库”成员。
特聘教授-张吉成
张吉成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哲学博士经历:龙华科技大学 讯息管理系(所) 教授IEET认证委员会 副组长台北市立南港工业职业学校 教师台湾铁路管理局 台北机厂 匠工
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王霞成
王霞成,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副教授,高级技师,昆山市技术能手。现任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主持省、市级重点课题3项,参与省职业 A+雏鹰计划课程开发一等奖,作为实践教学专家多次参与项目组其他院校的师资培训和研讨。省五年制高职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班讲师。从事信息技术、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与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研究,发表论文8篇,主编、参编教材4本,授权专利1项。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鲍建成
鲍建成,教授,硕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民盟,教学名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会员。现任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11篇)、获国家专利局4项发明专利(已成果转化)、11项软件著作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成果奖、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教学成果一等奖,主导专业建设软件技术专业获得江苏省骨干专业,主持省部级教研及科研课题7项,江苏省发改委采购评审专家,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认证专家,省财政厅政府采购专家,江苏省自动化学会智慧城市——智能化委员会委员。
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许桂平
许桂平,7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毕业于苏州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成功申请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主编教材2本,参编3本,发表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10多篇,主持多项教改课题,担任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周少卿
周少卿,7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高级技师,毕业于苏州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兼计算机应用教研室主任。主持苏州市产教融合课题1项和苏州市高等职业教育教改课题1项,成功申请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主编教材2本,参编2本,发表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10多篇,担任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江苏省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评委,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搜索
您想要找的